小米汽車幾乎是跨界造車最晚的一家造車新勢力,同時也是目前銷量最好的造車新勢力之一。繼小米SU7之后,2月28日發布的小米SU7 Ultra再次爆單,上市10分鐘大定突破6900輛,兩小時訂單超過10000輛,提前完成全年銷量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該車正式售價為52.99萬元,較81.49萬元的預售價大幅調降28.5萬元,比一眾豪華品牌的現車降價幅度還要狠。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讓更多喜歡我們的人買得起。”小米新車火爆,也將帶動供應鏈一同受益。
芯片仍受制于國際供應商
小米SU7 Ultra是一款轎跑,對標車型主要有特斯拉Model S Plaid(售價64.89萬-81.49萬元)、保時捷Taycan Turbo S(售價89.8萬-199.8萬元)等。用雷軍的話說,“性能比肩保時捷,科技緊追特斯拉,豪華媲美BBA。”
對于這樣一款高性能車型,小米在SU7供應鏈的基礎上,也做了全新升級。
據供應鏈消息,小米SU7 Ultra三電系統中,電芯采用寧德時代第二代麒麟電池,電池包容量為93.7kWh,續航里程達630km,超大放電功率達1330kW,充電倍率為5.2C。冷卻液壺及熱管理組件由三花智控供應,電池連接組件由凡甲科技供貨。電機則是匯川技術與自研相結合,匯川技術提供前置電機V6s,功率為288kW,后電機為小米汽車自研的兩臺V8s,功率為425kW,轉速達2.72萬rpm,是零百加速1.98秒的重要支撐,并由華域汽車提供的壓縮機來保障電池與電機熱平衡。
小米SU7 Ultra是一款全SiC車型,其中,SiC電驅供應商為匯川技術旗下的聯合動力,而該供應商的主驅SiC MOSFET芯片供應商預計為英飛凌(代理方為雅創電子)。車載電源和空調壓縮機控制器也會用到SiC芯片,前者供應商是富特科技,后者供應商預計為致瞻科技,其SiC MOSFET芯片供應商包括意法半導體。根據市場分析,該車主驅+車載電源+空調壓縮機控制器預計使用172顆SiC芯片。
智能駕駛方面,小米自研Xiaomi Pilot算法,采用高通驍龍8295座艙芯片以及英偉達Orin智駕芯片,德賽西威提供座艙域控制器,光庭信息參與了座艙軟件開發;車載控制芯片由瑞薩電子提供;車載攝像頭、激光雷達、AR-HUD供應商分別為歐菲光(艙外環視攝像頭模組和艙內DMS攝像頭模組)、禾賽科技、澤景電子,四維圖新控股公司六分科技則提供高精地圖。
底盤與制動方面,德國博世提供DPB+ESP制動系統,賽車級制動卡鉗供應商分別為意大利制造商布雷博旗下的英國品牌康納(前)、日本Akebono(后),日本品牌ENDLESS同時提供制動片(剎車皮),德國倍適登供應EVO T1賽道級絞牙減震器,CDC減震器供應商為德國采埃孚(代工為富士康),輪胎提供方是意大利的倍耐力,供應產品為P ZERO輪胎。本土品牌賽輪輪胎也參與開發小米SU7 Ultra賽道高性能輪胎“Podium Track PT01”。全球知名獨立賽車和車輛技術服務廠商Prodrive同時提供底盤懸架、動力調教等。
這一環節也有本土供應商參與,如金博股份、拓普集團,分別提供碳陶剎車盤、空氣懸架/減震器等;凱眾股份提供空氣彈簧減震模塊,子公司炯熠電子還聯合小米開發線控制動系統;萬安科技供貨鋁副車架、EPB卡鉗等。
與小米SU7相比,SU7 Ultra的一大重要改變是大面積采用碳纖維零部件,材料供應商或為中復神鷹、吉林化纖、上海石化等上游企業,碳纖維結構件供應商或包括中簡科技(官方疑似否認),而沃特股份因供貨SU7 Ultra,被市場認為是碳纖維結構件的重要提供方。
此外,揚聲器音響系統供應商瑞聲科技,座椅及內飾組件提供方李爾汽車,鈦金屬中框供應商長盈精密,鎂合金車架供應商星源卓鎂,精密沖壓件供應商無錫振華,高精度車身模具供應商瑞鵠模具,車載連接器供應商胡連精密,精密沖壓件供應商祥鑫科技,熱泵空調系統供應商銀輪股份等小米SU7供應商也被認為有參與供貨小米SU7 Ultra。
整體來看,小米SU7 Ultra供應鏈國產化程度較高,但在智駕、座艙、SiC等芯片領域,清一色由國際企業供應,在底盤與制動的功能安全方面也主要由國際供應商供貨。
本土品牌加速沖擊高端市場
根據雷軍披露的消息,小米SU7 Ultra上市不到3天,大定達1.9萬輛,遠超原計劃1萬輛年銷目標。這份喜人業績的背后,代表了中國汽車產業極強的品牌向上發展力。
小米SU7 Ultra雖然不是百萬級豪車,但對百萬級汽車陣營產生的影響將極為深遠。就在小米SU7 Ultra發布后的3月2日,日產宣布旗下傳奇車型GT-R R35正式停產,該車售價在148萬元-235萬元,關于停產原因,有分析稱,小米SU7 Ultra的火爆是原因之一。隨著GT-R R35落幕,日產未來可能轉向開發純電動版本轎跑。
根據行業統計數據,2024年中國市場成交均價超百萬元的超豪華汽車品牌共計20家,合計銷量為127887輛,同比暴跌34.3%。其中,比亞迪旗下仰望以7341輛的銷量首次位居前五。
而目前中國豪華品牌汽車還處于起步階段。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小米SU7 Ultra在內,售價50萬元以上的國產品牌新能源汽車共計27款(不包括收購的國外品牌車型)。在售車型中,昊鉑SSR 2024款Ultimate賽道版售價最高,達168.6萬元;仰望U9第二,售價為168萬元;尊界S800、仰望U8也定位于百萬級豪車。
銷量最好的是問界M9,2024年銷量為15.8萬輛,極氪009、蔚來ES8、蔚來ES7也是熱門車型。即將上市的尊界S800、蔚來ET9更有望成為新的銷量支撐點。
值得注意的是,銷量不理想仍是多數本土豪華車型亟需跨越的鴻溝。如昊鉑SSR,至今銷量難以打開;理想MEGA上市后銷量始終低位徘徊;前途汽車K50、高合HiPhi X、高合HiPhi Z、遠航汽車H9 950km四驅遠航版更是受品牌方運營不力而銷售中止。
再從推出時間看,2020年以前推出的車型僅3款,目前仍在售的車型更是只有蔚來ES8一款,其余車型均是2020年及之后所推出。特別是2024年及之后上市的車型多達13款。從車型推出時間看,本土車企進軍高端市場的步伐正在加快。
來源:集微網